学海无涯机电社区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7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铜器铸造过程中的定位方式---垫片和芯撑

[复制链接]
威望
123
金钱
188
贡献
3907

205

主题

263

帖子

390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7-25 10:36: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青铜器铸造过程中的定位方式---垫片和芯撑  有些青铜鼎和觚的圈足部位,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长方型或者十字型的孔,这就是芯撑留下的痕迹,学名叫芯撑孔;是有意识在泥芯上做出高起来的相应形状,就是为了防止泥芯与范面结合而刻意设计。芯撑紧贴在范面上,一方面避免了发生芯位偏移(也就是对范芯进行有效定位),同时也简单的解决了受力不均的漂移现象。因为芯撑是紧贴在范上的,浇铸后自然会产生芯撑孔。这是因为芯撑是直接做在芯上的突起泥块,他填补了铜液原本应该占据的位置,当脱范后这个部位自然留下的就是一个与芯撑一致的孔了。
  垫片的产生也是同样的原因,所不同的是垫片都是用铜片经过简单剪裁后,用来固定在范与芯之间,也是起到固定芯的位置,保持一定的器物壁厚的;区别就在于垫片因为是铜质的,所以经过浇铸后,基本上都会被牢固的焊接在器物上;由于这些小铜片并非铸造器物时专门同器浇铸,所以基本上都只是生产作坊在浇铸其他器物时的余留残片等,因此多数时候这些垫片都会在色泽上与器物主体不一致,就是这个缘故;
  一;解剖垫片玄机
  晚商、西周由于所铸器物较厚,因此垫片大多被铜液包裹,不易被发现,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工艺上不同,也使得春秋以前很多器物并不安置垫片,因为垫片使用与否,关键就在于芯是否能固定,而春秋以前更多时候使用的都是带芯头的芯,这样就可以通过芯头固定住芯,同时范也因为得到较好的固定,当然也就不存在芯的漂移问题了,因此垫片的作用和意义并不很突出。
  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则工艺发生了变化,取消了芯头这种做法,使得芯失去了有效固定,因此必须通过安置垫片来控制芯在浇铸中的漂移。这一时期的许多器物表面皆能够看见清晰的垫片痕迹,有的甚至会因各种原因,而在垫片部位呈现一个个不规则的缺孔,这是垫片脱落或者浇铸时并未能完全焊接住所致。没有芯头固定的情况下,无论是多熟练的工匠,在制造青铜器时都必须安放垫片或者做芯撑,这是上节谈到的力学和定位原因,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放置垫片或者制作芯撑,是春秋战国时期制作芯的工艺,所必须的一种必要保障,这是一种被动工艺手段和技术缺陷弥补技巧。
  二;垫片的安置技巧
  垫片所摆放的位置是非常慎重和关键的事情,因为安放不好会严重影响器物的美观,因此大多情况下,都尽量会选择在器物的底腹部位,尽可能的避开纹饰;同时也会尽可能靠近器物的内壁。春秋战国器物多由于太薄,因此我们看见垫片会相对之前器物略多,而且我们仔细观察,还是会发现一些具有规律性,或者是当时为大家所接受的,也就是一种经验形成的约定俗成放置方式;或者说依据器物特点还是具有相应的放置模式的。
  比如战国中晚期青铜壶,就会在器物的颈部和底腹、圈足部位有数量不等的垫片,这里的垫片在放置上如果仔细比较,还是具有一定规律特征,基本上是一圈一圈从口延下部向下顺次安放,从壶内看尤其明显,这种放置基本都安置在这样几个主要部位,经过浇铸的漂移,但是其安放时的有规律特征,并不会完全因此而被掩盖;图100、101展示的是两件战国时期青铜壶,图100为前面谈到过的金涂聘礼行迎图壶的口沿内测图,从箭头指向的垫片,就可以看出其原始安置的规律性了;图101是另一件壶的外部垫片状态,同样可以看到具有一定安置规律性的。
  同样的豆则会在内壁上看见垫片的痕迹其规律性也是十分明显;有时这些垫片会显出错乱,但是细心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在实际安放时都是明显依据一定的规律的,只是经过铜液后,这些垫片部分发生了漂移,但是仍然有明显规律性。至于垫片多少,就没有一定了。这主要应该看工匠个人的技术了。
  三;垫片的安置逻辑
  从范铸工艺的角度讲垫片、芯撑也是我们鉴别一件器物的重要参考之一,他不是绝对的,但是他真实反映了当时的工艺特征。在这里我们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在于,大凡安装垫片其主要目的,准确来说应该是对芯进行有效定位,至于说壁厚度问题,实际上正如我们前面所谈到,在制作芯盒时是已经确定了的,无论是依据我们所谈到的制作芯盒的工艺方式还是传统意义上认为的刮模方式,均是如此。从这样角度上说,无论是垫片还是芯撑实际上其本质都是为了定位,为了消除因浇铸带来的范芯漂移问题罢了。基于这样一个事实我们需要对垫片有进一步的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才能在鉴别时提供真实的和有价值的参照。
  图102中展示的是战国时期青铜壶的盖的制范工艺(原图为鄂州博物馆发表于网络),图中箭头方向就是浇铸过程中,芯会发生漂移的方向,如果芯未带芯头将无法在座上进行固定,发生漂移就无法避免,因此就会在漂移部位安置垫片,来阻止这种漂移。基于上面我们对于垫片的新的认识,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分析,如果垫片就是为了定位和抵消浇铸过程中应力问题所产生的漂移,那么垫片所装置的部位,是否会与之相对应呢?我们通过上面范铸工艺图解的剖析,不难发现,实际上芯在范腔内主要会发生左右和上下的移动,因此如果是为了定位,那么我们应该可以在这样相应的也就是漂移的点上找到对应的垫片,这样从理论上说才应该是合理的。实际上我们可以对应图片看看,正是在这样一些对应位置上才会出现明显的垫片安置。因此我们说在实际鉴别一件春秋战国时期器物时,如果依据这样一种范铸信息逻辑,在相应逻辑部位找到明显的对称痕迹特征,那么我们就可以初步确认器物真品的可能性极高。我们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就我们所观测到的几乎所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薄壁空腹器物,只要他存在漂移可能或者说有必要进行芯泥定位的,在相应位置上都是能够发现垫片痕迹的,这点对于我们鉴别器物具有极其重要的参照意义。
  图103中是一件战国时期的戈樽,在这件戈樽上我们可以看见一个孔,这个孔实际上有两个作用,其一就是铸造时候的芯撑位,古人巧妙运用了这个部位,使他在浇铸时候起到控制内芯的漂移作用,同时铸造完后,又是装柄时候的固定孔位。实际铸造过程中,该戈樽采用了上下合范,中间直接安置泥芯,因此为了避免泥条的漂移,有必要安置芯撑进行定位。
  我们提倡方法论,并不是简单的只是提供一种鉴别的方法,实际上青铜器鉴别是一种系统的科学而且严谨的工程,我们需要摆脱现在和过去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旧的方式,我们现在的探讨旨在通过我们的探索,通过理论的分析,对其整体范铸工艺进行剖析,结合我们现在的科学理论,找到其原理,并据此找到其范本规律和理论痕迹特征,通过这种科学方式比对,建立一套我们暂且称之为:痕迹信息逻辑对称原则。
  对于垫片问题,我们很多时候都认为,是春秋战国这一时期必须的技术保障,其实某种层面来说,这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带有片面性的理解,我们说过制作芯的工艺,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是否需要安置垫片,春秋战国时期总体方向上是采取了无芯头的制芯工艺,因此形成较为广泛的工艺现象,就是通过安置垫片防止芯的漂移。但是我们需要注意,这只是普遍状况,但我们也看到很多春秋战国时期青铜薄壁器物,却丝毫没有垫片痕迹,对此我们认为存在某些时候工匠可能还是会采用带芯头工艺来制作芯,这样不安置垫片就属于正常了,因此不能武断的将垫片的有无作为判断真假的唯一依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小黑屋| 学海无涯机电社区  

GMT+8, 2024-5-5 13:05 , Processed in 0.09600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